“望闻问切”中,问诊重要。中医问诊有固定套路,能了解病人情况。从二便、寒热、汗、睡眠、疼痛、饮食口味等方面问诊,涵盖诸多病症表现。若看中医,提前想好这些,能快速回答,助诊断。
中医问诊:细问身体,洞悉病情
1. 问二便:了解消化系统
中医问诊首先会询问患者的二便情况,也就是大便和小便,主要关注其性状、颜色、气味、时间、量、次数以及排便、排尿感觉等。
1. 便次异常:
* 便秘:排便困难,多日不便。根据病因可分为热秘、冷秘、气秘和虚秘。
* 泄泻:大便不成形或呈水样,便次增多。根据便质可分为溏泄和五更泄等。
2. 便质异常:
* 肛门灼热、下堕感:脾虚气陷。
* 排便不爽:肝郁。
* 便泄不爽,有未消化食物:伤食。
* 便黄粘滞不爽:湿热结于大肠。
* 腹痛窘迫,时时欲泻:湿热内阻,肠道气滞。
* 大便不能自控:肾阳虚衰。
3. 尿量异常:
* 尿量增多:虚寒。
* 尿量减少:热盛、汗多伤津或吐泻损伤津液。
4. 尿次异常:
* 尿短赤急迫而数:湿热。
* 尿清长而频数,夜间尿次增多:肾阳虚。
* 小便不畅,点滴而出:湿热、瘀血或砂石阻塞。
5. 排尿感觉异常:
* 排尿痛,急迫、灼热感:湿热下注膀胱。
* 小便不能控制,睡中不自主排尿:肾气不固。
* 神志昏迷而失禁:危重证。
2. 问寒热:辨别阴阳盛衰
寒热的产生,主要决定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是机体正邪相交的表现。
1. 但寒不热:病人感觉寒冷,而不发热。属于阳气不足的虚寒证。
2. 但热不寒:病人发热,不感觉冷或反而怕热,为里热症。
* 高热伴见口渴喜冷饮,出汗、大便秘结:实热证。
* 午后低热,伴有手足心发热,夜间出汗,两颧发红:里虚热证。
3. 恶寒发热:病人自觉怕冷而体温升高。表示外感病的初起。
4. 寒热往来:寒与热交替出现。
* 寒热往来定时:疟疾。
* 寒热往来不定时,伴两胁胀痛、口苦:肝胆病。
3. 问汗:观察气血津液状况
汗出与阳气盛衰、津液盈亏相关。
1. 无汗:外感病寒邪,发热、怕寒、头痛无汗:表实证。
2. 出汗:外感风邪,发热、怕风汗出:表虚证。
3. 自汗:白天稍活动即出汗,常伴疲劳乏力、气短畏寒,阳气虚损所致,多为内伤病。
4. 盗汗:夜间睡着后出汗,伴有发热、颧红、心烦、失眠多梦、口干舌燥,为阴虚内热所致,为内伤病。
4. 问睡眠:反映心神状态
睡眠质量与心神状态密切相关。
1. 失眠:入睡难或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或彻夜不眠。多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常伴有心悸、多梦、耳鸣、潮热等症。
* 痰火食积内忧失眠,常伴有面红、气短、口渴、胃部不适等症。
2. 嗜睡:睡意很浓,经常不由自主地入睡。
* 年高体虚者多属心肾阳虚。
* 肥胖者多伴有腹胀、痰多,为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
5. 问疼痛:定位病变部位
疼痛是人体感知病变的重要信号,问诊时需要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观察病情。
1. 头痛:
* 突然头痛,痛无休止、伴有怕寒发热:外感实证。
* 头痛时发时止,有胀痛劳累后加重,或伴有眩晕:内伤虚症。
2. 胸痛:
* 肺热之胸痛以一侧为多,发热咳嗽、痰黄而稠。
* 胸痹证之胸前心区有重压感,或刺痛,反复发作,伴有心悸气短。
* 肝胆病疼痛表现为两胁胀痛不适。
* 胃病疼痛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伴有嗳气吐酸水。
6. 问饮食口味:反映脾胃功能
饮食口味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
1. 口渴多饮:津液已伤,多见于热证、燥证,或汗、吐、下利太过。
* 渴喜冷饮:里热伤津。
* 尿多身瘦:糖尿病。
2. 口不渴与渴不多饮:
* 口不渴,不欲饮水:寒证。
* 口渴喜饮,饮水即吐:水湿内停于胃。
* 口渴不多饮,且喜热饮:湿证或虚寒证。
* 口渴不多饮,且喜冷饮:湿热证。
3. 不欲进食与厌食:
* 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食欲低下:不欲进食。
* 新病多为伤食或外感发热。
* 久病不欲食则是脾胃虚弱。
* 厌恶食物:食滞内停,或肝脾湿热。
4. 多食与偏食:
* 多食易饥:胃火盛,胃热则消谷。
* 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暴食: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
* 偏食生米、泥土异物等:虫积。
5. 口味:
* 口苦:肝胆有热。
* 口酸有腐味:胃肠积滞。
* 口臭:胃火盛。
* 口淡:胃有湿、或虚证。
* 口甜:脾有湿热。
* 口咸:肾虚。
中医问诊涵盖问二便、寒热、汗、睡眠、疼痛、饮食口味等方面,能了解病情。从排便、排尿到身体寒热感受,从睡眠状况到疼痛部位性质,再到饮食口味等,这些问题能助医生诊断病情,看中医前提前准备,可快速回答,利于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