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坏写在脸上,从面相可看出其健康状态。脾胃负责运化,出问题会脸色变化等。文中还介绍了脾胃不好的症状、对应调理方法及日常保养要点,如看鼻尖、注意饮食等,一起了解吧。
从面相看脾胃健康
脸色发黄
中国人普遍脸色偏黄,但健康的黄色应该是明亮、润泽、含蓄,并且有红色掺杂其间。如果脸色过于黄、黄得过浅、只有黄色或者与青黑色一起出现,就可能是病色。中医认为,出现病色黄,首先要考虑是脾胃出了问题。
脾胃负责运化水分和谷物,人吃饭喝水后,脾胃消化吸收里面的精华,转变为气血,所以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出现问题,身体就无法实现这种转化,吃进去的饭和喝进去的水不能正常运化,无法供给五脏六腑营养,导致血液减少,脸色就会变白变黄。
鼻尖暗淡
鼻尖并非真正的尖,而是在中间有一个很隐秘的小坑。以这个小坑为中心,周围区域反映了脾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如果脸色发青发黑,没有光泽,但鼻尖明亮润泽,说明脾胃运化功能还在,还能吃饭、吃药,就有救,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如果患病时脸色由黑转黄,变得明亮润泽,说明脾胃恢复了,病情出现了转机,需要继续调养。
脾胃不好的五种症状
黑眼圈
胃经是气血充沛的经络,眼袋处是胃经的起始点,容易沉淀浊物,所以熬夜的人常会有黑眼圈,这是血气浑浊的表现。中医建议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睡眠,少看刺激性电影、电视,少食多餐,多食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嘴唇无光泽
脾气健运的人,口唇红润有光泽、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气亏虚,则口唇淡白无光泽,甚至萎黄,常脱皮。中医建议将午饭时间提前到11时,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能力最强。脾脏最弱的时间是19~23时,可于晚饭1小时后吃1个水果,以帮助健脾。
腹泻和便秘
胃热者,食物残渣下行缓慢,水分易流失,到大肠时已变得很干,导致便秘。相反,大便常不成形、很稀,多半是脾胃虚寒所致。
便秘者可尝试推腹法,即一只手放在左侧肺部下缘,另一只手压在上面,用力均匀地按摩,此法可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下行。腹泻者可温灸中脘穴(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掌心按住膝盖,中指末端向外一横指处)、关元穴(脐下3寸处)等穴位,同时每天饮用1杯生姜大枣红糖水来改善症状。
鼻翼发红
鼻翼发红常说明脾胃有热。中医建议按摩足三里穴,每次5分钟,每天2~3次,同时配合按摩胃经的内庭穴(在足第二趾、第三趾趾缝之间)效果更佳。
肌肉松弛
肌肉松弛、没有弹性,或肌肉少而肥肉多,多因脾胃虚弱所致。中医建议经常运动脚趾和按摩小腿。
脾胃不好怎样调理
饮食有规律: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索搭配,常吃绿色蔬果,以满足消化需要和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的东西,生冷的食物也要少吃。
适当的锻炼:尽量以步代车,上下楼梯尽量少坐电梯,饭后去散步,早上应该进行慢跑等。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
控制好情绪变化:切忌大喜大悲,保持良好的情绪等于保持良好的食欲。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不良的情绪可影响食欲,引起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注意冷暖:注意保暖十分重要。在冬季到来之际,有胃寒的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虚的人,可在脐中贴暖脐膏药,同时还应少吃生冷瓜果等,可在早上服用一杯生姜泡出来的开水,暖暖胃。
脾胃好坏可从面相看出,皮肤黄暗可能身体有恙。脾胃虚气血不佳,脸色常不好。若有纳呆等症状,应就医调养。日常保养脾胃要诀:清淡适量重营养,调整情绪等。从多方面调理脾胃,是长期渐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