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虽不可见,却默默为健康工作。若其出问题,可从脸色等面相看出。脾虚症状明显,如纳呆、腹胀等。中医按摩和饮食调理可护脾胃,像摩揉腹部、叩打带脉等,还有粳米、薏苡仁等健脾食物,让我们一起守护脾胃健康。

脸色黄、嘴边黑、鼻尖暗:说明脾虚

黄皮肤是我们中国人的重要特征。不过,黄色有正常的黄,也有病理的黄。正常的黄色应当是明亮、润泽、含蓄的,并且有红色掺杂其间。如果黄色太过、黄色不及、黄色一色独显,或者与青黑等颜色一起显现,那就是病色。中医认为,出现了病色的黄,首先要考虑是脾胃出了问题。
脾胃负责运化水分谷物,人吃饭喝水以后,就是通过脾胃消化吸收里面的精华,转变为气血,所以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一旦有毛病,身体就不能实现这种转化,人吃进去的饭、喝进去的水,不能正常运化,无法供给五脏六腑营养,于是血液减少了,其结果就是脸色变白变黄。

脾胃出毛病,有哪些症状

脾胃出了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1、 “纳呆”的意思就是不想吃饭,也吃不多、吃不香,这是脾胃功能减退最明显的特征;
2、 腹胀的特点是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
3、 腹泻就是拉肚子,如果水和粪能分开叫“腹泻”,水和粪均匀混合在一起叫做“便溏”。
如果发现自己有这几种情况,就该怀疑自己的脾胃是不是出了问题,尽快就医。

中医按摩治疗脾虚

脾胃不和不但影响食欲使得身体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应付一天的工作或是学习,怎么办?别急,接下来小编就将为大家介绍脾虚饮食调理方法与按摩手法来保护您的脾胃健康,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 双手叠加,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摩揉腹部各10遍。
2、 双手叠加,以一手掌心放在肚脐,微微颤动腹部1~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180次。
3、 双手叩打带脉3~5分钟,即双手握拳,叩打腰部两侧,以自身耐受为度。
4、 沿足大趾内侧缘、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自下而上推足太阴脾经路线,每次10遍,之后点按太白(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踝尖上3寸处)、阴陵泉(位于膝关节内侧,胫骨内侧髁凹陷处)及压痛点各半分钟。
5、 沿足阳明胃经小腿路线自上而下推小腿前外侧,重点点按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及压痛点。
6、 点揉中脘(位于肚脐上方4指处)、内关穴(位于腕掌侧,腕横纹中央上约两拇指的距离)各1~3分钟。

脾虚饮食调理方法

1、 饮食调养基本原则
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饭,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2、 常见健脾养胃的食物
粳米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
薏苡仁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李时珍说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经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补脾”的记载。
白扁豆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 对于脾虚呕逆,食少久泄、小儿脾虚疳积、妇女脾虚带下者,最宜食之。
大枣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中医望诊可从面相看出脾胃好坏,脸色黄、嘴边黑等皆为病色。脾胃出问题症状明显,如纳呆等。按摩和饮食调理可护脾胃,双手摩腹等按摩手法,以及吃粳米、薏苡仁等食物。日常应规律饮食,照顾好脾胃健康。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