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造血基础元素,婴幼儿需补充铁。牛奶虽含一定铁但吸收率低,还影响铁吸收的因素众多,如维生素 C 易氧化、矿物质致胃内容物碱性等,且牛奶中叶酸、维生素 B12 易遭损失,铜含量低也影响铁吸收,这些都易致“牛奶贫血症”,应科学喂养。
牛奶喂养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牛奶含铁量低,吸收率低
牛奶中含铁量很低,1000毫升牛奶仅含0.5-2.0毫克铁,而一岁孩子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约6毫克铁,远远不够。同时,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也很低,只有人奶的1/3,仅为10%。
牛奶中的成分影响铁的吸收
牛奶中的钙、磷、钾含量较高,会使胃内容物呈碱性,不利于铁的吸收。此外,磷还会与铁结合成难溶解的物质,进一步降低铁的吸收利用率。
牛奶中的维生素C含量很低,而维生素C是促进铁吸收利用的促进剂之一。目前多数人都用金属器皿煮牛奶,会导致维生素C氧化,降低其含量。加上婴幼儿时期缺乏胃酸,不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使得铁的吸收率更低。
牛奶中缺乏抗贫血因子
牛奶中的叶酸和维生素B12等抗贫血因子在高温煮沸过程中会损失50%以上。同时,婴儿胃内缺乏粘蛋白,无法有效吸收维生素B12。单纯用牛奶喂养会导致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造成细胞的核酸代谢障碍,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
牛奶中的铜含量极低
铜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而牛奶中的铜含量非常低,1000毫升牛奶仅含0.01毫克左右,无法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这是导致“牛奶贫血症”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牛奶中含铁量低,吸收率低,且含有影响铁吸收的成分,缺乏抗贫血因子和铜,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因此,在没有母乳喂养的情况下,需要适当添加辅食,使婴幼儿的饮食多样化,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婴幼儿饮食需科学,铁是造血基础。牛奶虽好但铁含量低、吸收率差,且易致维生素等抗贫血因子损失,铜含量也低,不利于造血。应适当添加辅食,饮食多样化,预防和纠正小儿贫血。
你可能想看: